电气工程学科是开云全站中国有限公司建校伊始即成立的学科之一。该学科目前拥有“电气工程”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,涵盖了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、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、电机与电器、电工理论与新技术、高压与绝缘、电气控制工程等6 个二级学科博士点,其中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,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和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是安徽省重点学科。本学科是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、安徽省新能源利用与节能省级实验室、安徽省可再生能源利用与工业节能工程实验室、合肥光伏光热研究院、安徽省新能源利用研究生创新基地、安徽省飞机雷电防护重点实验室、安徽省变频电机及控制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支撑学科,设有电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。
电气工程一级学科 |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| 电气工程 |
博士后流动站 | 电气工程 | |
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|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| |
电机与电器 | ||
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| ||
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| ||
高压与绝缘 | ||
电气信息与控制工程 | ||
工学硕士授权点学科 |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| |
电机与电器 | ||
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| ||
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| ||
工程硕士授权领域 | 电气工程 |
本学科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是:
可再生能源发电建模与仿真技术。太阳能风能发电系统建模与仿真、参数辨识、能量预测技术; 电力系统接纳可再生能源能力评价和增强技术;大规模和分布式储能系统优化与并网控制;
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与控制技术。系列化光伏独立/并网逆变器技术;系列化双馈/直驱风力发电并网逆变器技术;
工业节能技术。高压变频技术;工业能耗诊断与评价技术;电力系统经济运行与节能技术。
电力系统规划与可靠性。重点研究发输配电系统可靠性建模与风险评价体系;巨型互联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价;电力系统规划、负荷预测;电力系统技术经济评价;
电力系统分析与安全防御。重点研究电力系统暂稳态建模与仿真;连锁故障与安全防御;交直流柔性输电系统仿真与控制;
分布式发电与用户电力技术。分布式发电与微网建模、仿真、能量管理;分布式发电与微网硬件与控制技术;电能质量建模与分析技术;电能质量控制与硬件技术;电动汽车与电力系统交互技术;
新型电机与电气传动技术。新型电机系统建模、分析和状态观测;高效宽调速永磁同步电动机设计和控制策略;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;大功率变频调速装备和系统;大型、长距离电气传动自动化系统集成技术;伺服系统和机器人的测控技术和汽车电气传动与控制技术。
飞行器防雷技术。飞行器雷电的计算仿真;飞行器雷电防护验证方法的研究;飞行器雷电防护关键技术的研究。
电气控制技术。工业过程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;大型网络化系统的测控与调度技术;车辆的先进测控技术;汽车驱动系统测控技术;复杂系统建模、控制与模式识别技术方法研究。
复杂电网络分析综合与诊断。极小极大电路关键技术;纳米集成电路设计测试与制造;智能实时信号处理电路
本学科近5年连续主持承担了国家支撑计划、国家“863”计划、、国家“973”计划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、科技部国际合作计划、教育部优秀青年基金、高校博士点基金、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、安徽省重点科技攻关计划等高层次科研课题130余项;承担了企业委托课题250余项,在太阳能光伏发电、风力发电、分布式发电与微网、电力系统风险评价与防御理论、大规模电路故障诊断技术、飞行器防雷技术、新型电机与电气传动技术方面取得了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的成果,在IEEE Trans.、IET等国际高水平期刊以及国内著名期刊、学术会议发表论文800余篇,获省部级奖励10项,出版专著8部,获得发明专利20项。研究和开发成果在工业界应用并获得好评。
本学科建有一批具有国际先进的实验室,拥有完善的物理硬件实验平台和国内外通用的软件仿真系统。
本学科团队力量雄厚,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,形成了以知名教授为代表的团队。教师科研方向明确,年均科研经费达5000万元。